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教科2003课标版《3.波的图像》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像。
②理解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之间联系。
③通过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之间联系探究过程,感受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是探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对波的形成过程观察,感悟物理源于生活,从而重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② 通过对一个质点的振动从而“带动”一系列质点的振动的观察、探索,感悟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从而放大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个质点的振动与形成波之间的关系。
难点:机械波的图像。
四.教学资源
DIS实验设备;课件:机械波的形成。
五.教学设计思路和过程: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机械振动图像知识点的回顾;二是对机械波形成过程的观察与探究;三是一个质点的振动从而“带动”一系列质点的振动的从而形成波之间正向推演和逆向溯源的方法探究。
以DIS实验、多媒体课件演示为基础,通过观察机械波形成过程引人波形图,然后从分析、比较波形图中波形的变化推演出:
1.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
2.判断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4. 求波在任意时刻的波形图。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振动与波动之间的关系。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机械波的图像。方法是:通过绳波产生的实验演示、多媒体课件对机械波产生过程的动态过程和瞬态的模拟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分析、比较,建立波形图的概念。
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由部分有兴趣的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外拓展探究,教师应在背景资料搜集、探究目标制定、研究方法选择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本设计通过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获得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