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科2003课标版《专题探究动量与原子的实验与调研》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习过程】
一、认识模型特点及类型
1、特点:上下叠加的两个(或多个)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力作用下的运动。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等问题。
2、类型:分类:a、系统不受外力 b、系统受外力
二、探究解题方法(动力学+能量+动量+v-t图像等的综合运用)
例如:1、涉及时间 2、涉及速度
3、涉及实际位移 4、涉及相对位移
三、研究题型:模型一:系统无外力作用
例1:物块质量m=4Kg,以速度v0=2m/s水平滑到一静止的木块上,木块质量M=16Kg,物块与木块间的摩擦因数μ=0.2,不计其他摩擦(g=10m/s2),求要使物块不滑下木板至少多长?
题型反思:模型一解题的基本思路
反馈训练: 如图所示,质量为M =2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 的物块。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使物块以v1=0.4m/s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使小车以v2=0.8m/s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 (取g= 10m/s2)求:(1)物块和小车相对静止时,物块和小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为使物块不从小车上滑下,小车的长度L至少多大?
研究题型:模型二:系统受外力作用
例题2: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 )
(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 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拉力F=10N 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3)如果拉力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 拉力F 作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
反馈训练:如图所示,物块A和长木板B的质量均为1kg,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和0.2,开始时A静止在B的左端,B停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给A施加一大小为10N,方向与水平成θ=37°斜向上的拉力F,0.5s后撤去F,最终A恰好停在B的右端。(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0.5s末物块A的速度;(2)木板B的长度。
课堂反思总结:“滑块—木板”模型滑块-木板模型解题方法及常用解题技巧
课后训练一: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二块相同的长木板A和B,长为=0.5m,在B的右端有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小铁块C,三者的质量都为m,C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在A以速度ν0=6m/s向右运动并与B相碰,撞击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而C可以在A、B上滑动,问:
(1)如果μ=0.5,则C会不会掉下地面?
(2)要使C最后停在长木板A上,则动摩擦因数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g=10m/s2)
课后训练二:
(2017·山东潍坊中学一模)如图所示,滑块A、B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B的上表面水平且足够长,其左端放置一滑块C,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数值较小),A、B由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绳子处于松弛状.现在突然给C一个向右的速度v0,让C在B上滑动,当C的速度为 eq ﹨f(1,4) v0时,绳子刚好伸直,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