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物理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22.功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2《2.功》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

掌握正功和负功的含义,并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相关运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从熟悉的事例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功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心。

教学重点

功的公式及其相关运算。

教学难点

正、负功的含义及合外力做功的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1、从“功”的力学定义入手,了解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对“功”定义的探究,区分平常人们的口头禅“劳而无功”、“事倍功半”中的功不是本章中研究的“功”。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本处指的“功”是“力的功”。在引入功的概念之前,帮助学生形成“做功”过程伴随物体能量变化的过程的认识,功与能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功与能的思维模式”,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中“力的功”是力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上累积发生的效应,位移的载体是物体,功的载体是力。

2、结合学生初中学习的“功=力X路程”,分析在“力的路程在同一条直线的情况下”,这一做功的“特殊情况”下理解和计算的基础上拓展:列举“重力在物体发生水平位移”的情况下,重力不做功,形成力与位移垂直时力不做功的认识,这样再入手分析正交坐标系下,“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与物体在其中一个分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一个力做功,一个力不做功,加深学生对“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的理解。在介绍“功”是标量,对功的加法可用代数法进行直接“相加”,对推导功的公式W=FScosɑ时,F的功可以直接把两个分力F1、F2的功W1=F1Scosɑ和W2=F1sinɑX0=0直接相加,即W=W1+W2=FScosɑ,从而得出功的计算公式。 旨在:通过借助分力共同作用和合力单独作用做功的等效性,在两分力的功代数相加得到合力功的计算中,暗自渗透“合功”的计算方法,为后续总结合力功的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让学生进行初体验。

3、通过教材课后习题1,练习W=FScosɑ 中的角ɑ是两个矢量:力F与位移S的夹角,在具体计算功时,必须是两个矢量共点于作用点(箭头与箭头相交或箭尾与箭尾相交)时所成的角,才是两个矢量的夹角。旨在:通过上台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在课堂“生成”学生错误,教师加以纠正并讲解,加深学生对夹角ɑ含义的深刻理解。

4、在公式中W=FScosɑ中F和S是两个矢量的模(数学上是向量的大小)是正值,而角ɑ的余弦在取不同值时可得正值、负值和零,通过讨论ɑ=0、π、π/2、锐角、钝角五种情况时,功得到正值、负值、零三种情况,进而理解“正功意味着对应作用力提供动力”、“负功意味着对应作用力提供阻力——也可以固定称其为“物体克服此力做正功”。旨在:一方面,通过运算体现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把力的作用效果和正功、负功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动力和阻力的做功效果。

5、设置固定于地面的粗糙斜面上物体下滑位移S,先求重力G、弹力N、摩擦力f的功,再求合力F合的功。让学生板演求解过程,学生在用公式时,仍然脱不开初中用力和力的方向上的路程来计算功,不能熟练应用W=FScosɑ。通过教师点评和纠正错误,展示正确计算方法:

WG=GScos(π/2-ɑ)=GSsinɑ>0 G做正功

WN=NScosπ/2=0

Wf=fScos(-π)=-μGcosɑS<0 f做正功

W合=WG+WN+Wf=GS(sinɑ+0-μcosɑ)=GS(sinɑ-μcosɑ)

通过本题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学过W=FScosɑ公式后,要知道对位移的理解是“物体发生的空间位置变化”,位移属于物体(研究对象),而每个力做功的大小及其正负值要看“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夹角ɑ余弦”的数值,找准该力和位移的夹角ɑ是正确计算每个力的功的关键,要突破初中利用“特殊情况”计算功的局限。同时,在展示了合力的功的最后结果时,引导学生看,把结果W合=GS(sinɑ-μcosɑ)中的物理量符号位置调换后得:W合=[G(sinɑ-μcosɑ)]S,其中G(sinɑ-μcosɑ)在本题中是什么力(物体的合力),为后续介绍合力的功的第二种计算方法 W合=F合Scosɑ作了铺垫。

结合之前第二个问题“功的公式的推导方法”,借助功的标量性质,总结合力的功:W合=ΣWN=W1+W2+W3+……Wn,这是求合力的功的第一种方法。然后回顾例题2中:W合=[G(sinɑ-μcosɑ)]S=F合Scos0(此例F合与S同方向,夹角为0),引出得到W合=F合Scosɑ,这个计算合力做功的第二种方法,再通过类比强调本公式中的ɑ是合力F合与物体位移S的夹角,然后回归功的公式:W=FScosɑ,升华其内涵:如果F为分力,W就是分力F做的功,如果F是物体受的各力的合力,W就是合力做的功W合。旨在:通过功的标量性,抓住四则运算的特点,回顾功的公式的推导正交分解力的方法,迁移得出合力功的计算公式,同时升华了W=FScosɑ的含义;另外挖掘出学生在《必修一》中已掌握的“求物体合力”的储备知识和方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介绍了合力做功的第二种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思维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储备知识得以唤醒和加强,并能拓展应用。通过例题,抽学生上台板演出现课堂设计“欲设与生成”矛盾的冲突,恰到好处地暴露出学生认知的缺陷和初中学习功的思维定势,教师纠错和展示正确方法同时,从视觉和内心比照中强化和实现了课堂新知和能力培养的生成,从而成就了学生对功的公式应用的熟练和拓展,并培养了学生对“位移属于物体”的认知,并得到了“有意注意”的加强。另外,在引入功的科里奥利“功的定义”和早期工业革命蒸汽机工作原理介绍中,重视了对物理学史知识和和体现了“功与能思维”这一物理学科特点。总体感觉,本节课的预期教学目标达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