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案优质课下载
4、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了解防范放射线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
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为了使水果、蔬菜或其它的食物能存放的时间长一些,能在长时间保持新鲜,你有什么办法?
辐射方法处理粮食
(二)新课教学
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往容器C中通入氮气后,在荧光屏S上出现了闪光,这表明,有一种新的能量比α粒子大的粒子穿过铝箔,撞击在S屏上,这种粒子肯定是在α粒子击中某个氮核而使该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这样,卢瑟福通过人工方法实现了原子核的转变,人类第一次打开了原子核的大门。
一、核反应
1.定义: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
2.规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学生活动: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Al He P
3.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