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数学教材同步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二年级下册(2014年1月第2版)《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课标解读:

行为动词是“认识”,“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替换动词有:说出、读出、写出、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辨认、再认、选择、标明、指出等。但根据这里的“克和千克认识”,我把“认识”分解为举例、识别、选择等。“核心词”是“克、千克”。

由此看来,教材对这部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体验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体验活动感受“克千克”的质量,建立“克、千克”的观念;二是利用建立起的“克和千克”的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填合适的单位名称、称一些实物的质量、比较质量的大小、质量的计算等。

【教材分析】

青岛版教材中,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质量知识的开始,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编写旨在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设计了多个动手操作、体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教材情景图呈现的是同学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的情境。借助集中动物质量的信息,认识克、千克。教材的设计意图:一是通过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是将克、千克质量单位贯穿其中,形成强烈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学情分析】

《克、千克的认识》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的建立非常困难,它和长度单位不同,看不清摸不着,全凭感知,难以表达。

虽然“克和千克的认识”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但是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为了更加准确的确立教学目标,除了对教材进行精心解读,还在没有任何提示下,我们在课前对2年级2班44位学生进行了约10分钟的调查,调查内容为:

1、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克、千克?

2、1克有多重?能举例说明吗?

3、1 千克有多重?能举例说明吗?

从调查问卷反馈看,98%的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是有生活基础的,80%的学生在平时买东西时听过或者见过,20%的学生在零食的包装袋上见到过,甚至有8%的学生知道1千克等于1000克。

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

1、学生对1克和1千克的生活经验不足,体验不够。比如:有的学生说1根火腿肠中1千克,或者有的认为1个苹果重1克。这些充分反映出了学生对“克、千克”的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2、学生不能像“长度单位”那样,找不到具体的参照物。

基于此,我认为课堂中引领学生大量体验,积累活动经验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了解1千克、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培养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一)猜一猜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