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青岛2011课标版《信息窗一(厘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视频播放故事《阿福的新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名叫《阿福的新衣》,仔细听一听。
2、介绍“1拃”的长度。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①1拃是多长呢?比划一下。
教师示范1拃:张开手,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动手操作体会“1拃”。
同桌两人把1拃放在一起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②“这是怎么回事?”
师:为什么每个人1拃的长度不同呢?(因为有的人手大,有的人手小。)那徒弟跟师父比起来,手小多了,所以他把阿福的衣服给做小了。
3、统一长度单位。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帮徒弟,让他给阿福做一件合适的新衣呢?(用同一个人的拃量、用尺子等。)
古代的人们也发现,用不同的标准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所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于是为了统一标准,人们发明了尺子来更加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探究新知:
1、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师: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尺子。【板书:认识尺子】你有尺子吗?
观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尺子,先仔细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竖线、数字、厘米/cm。)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汇报: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尺子上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