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认识毫米》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通过实践活动,知道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的字母表示方法:知道1毫米有多长,建立正确表象。弄清cm或mm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体验活动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毫米有多长,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引导学生建立1毫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一把,橡皮,硬币若干、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
―、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认识毫米作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自己的橡皮的长、宽、厚。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4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自己的橡皮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估计的结果可能是5厘米多一点,或者6厘米少一点。大约5厘米等等)
姓名长宽厚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地估计橡皮的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向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橡皮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橡皮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
问题思考?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该如何准确表示?
而且由于橡皮的厚不够1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教师演示测量橡皮的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需要引入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毫米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尺上每一小格都是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