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冀教2011课标版《认识毫米》优质课教案下载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学生已经学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估测长度有了一定的认识。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的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测量,他们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在这种认知冲突下学习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能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
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掌握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米尺、光盘、身份证等各种卡片、纸条。
学生准备:直尺、卡片 、硬币。
【教学过程】
内 容 过 程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课前游戏,复习旧知。
师:我们来玩“拍拍手,拍拍头”的游戏。(讲游戏规则)
(1)我们一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课桌的宽度大约是45厘米。
(3)我们的教室大约长8厘米。
(4)数学书厚大约1米
师:厘米和米是什么单位?( 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关系是什么?
师:你能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
(学生比划,老师评议)
2认知冲突,引发毫米产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