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认识数对》教案优质课下载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准备:练习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了解确定位置的信息需要
教师:孩子们,我们是哪个班?
学生:61班。
教师:为什么不说是六年级一班,而说是六一班呢?(简洁)
教师:如果说是五年级呢?单说一班呢?(都不能准确地表示我们这一班。)看来在生活中,不能为了简洁而简洁,简洁的同时,还要注意什么?(准确)
(设计意图:生活中像这样根据两个信息确定一个对象是很常见的,在课堂上提炼这样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老师的反问,明确了一个信息不能准确地描述所指的具体对象。)
其实数学中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即简洁又能准确地表达位置的方法。
二、尝试探索,理解数对的含义
1.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教师:现在谁能来介绍一下张亮在这里所处的位置?(学生回答。)
生:从左数第2个,或者从右数第5个。
师: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的位置呢?(这里只有一排同学)
把这一排同学放到一间教室这个平面内,你还能用一个数据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吗?你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列;也有可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而在表示第几组、第几个时,又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如:第二组第三个;第五组第三个;(2—3);(2,3);等等。
3.交流、统一描述位置的方法(下列步骤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
教师:同样的张亮同学,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表达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
学生发现:这些写法都用两个数据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