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认识原子组成的符号。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4.了解电子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原子结构示意图演化史
【活动设计】微课介绍
从卢瑟福的核式模型,我们充分认识了原子核的结构,由原子核我们认识了核素、同位素,那么核外电子又是如何运动的呢?真的像卢瑟福所说的:电子随意地绕核作高速运转吗?
【讲述】不是的。卢瑟福的学生玻尔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又分别在913年提出了轨道模型,在1926年提出了电子云模型。他们都认为,电子在核外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布的。
【板书】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2)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O: ________________;Mg:________________。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化学反应的特点:________不发生变化,但____________可能发生变化。
(2)化合价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①活泼金属在反应中,一般______电子,表现______化合价。
②活泼非金属在反应中,一般______电子,表现______化合价。
3.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则:(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能量不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2)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别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远近不同,把电子通常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由里向外,依次为K、L、M、N、O、P、Q等;(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4)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次外层不超过18,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
【学以致用】
3.活泼金属钠、镁、铝可与活泼非金属氟、氧形成氟化物NaF、MgF2、AlF3和氧化物Na2O、MgO、Al2O3。钠、镁、氟、氧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