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2》专题2第二单元第一节课。专题2围绕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展开,能量转化又以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最为普遍,所以将这个内容放在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限度问题之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之前,体现其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并能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2)从宏观角度理解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3)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从微观角度初步理解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带来的热量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精神。
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提问的意识。
培养学生生活中的化学意识,和将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相结合的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从宏观角度理解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反应放热或者吸热的实质。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认识能量的角度多是和热量相关联,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初中化学的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着火点)、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等,但还不能完整地归纳吸热、放热反应有哪些。同时,学生在本节课前只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但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没有丝毫的基础,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第一专题中虽然已经学习了化学键,但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反应放热或者吸热的实质依旧是一个难点。所以将键能这块内容放在课后提升任务中,留到下节课解决。
六、教学流程
【导入导学】化学反应中,物质能量的转化四处可见,形式多样。比如说,我们总在吃这些糖,当我嚼碎它,吃掉它,知道它最终会怎么样吗?它会分解为二氧化碳,明天我会呼出二氧化碳,我还会流汗,水会流出。我还会生成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会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我能用这些能量来完成明天的工作。为了让同学们对能量的感受更加地直观,下面,我将在试管中演示这个相同的反应。
【实验1】在一支大试管预先加入少许助燃剂,并对其进行加热。撤去酒精灯,下面来看加入橡皮糖会怎样。
【学生】橡皮糖中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同时,以热和光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
【教师】因此我们说,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热能光能电能等等,其中又以热量的变化最为普遍。我们趁热打铁,再来做一个“冰袋实验”。
【实验2】在一个塑料袋中加入约20g经研磨的氢氧化钡晶体,然后再加入约10g氯化铵晶体,用手揉搓使之充分混合。感受混合物的温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