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03课标版《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专题4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第一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位于共价键之后,对价键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丰富,很好地解释了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并且形象地解释了原子之间的成键方法、有关物质的空间结构及其稳定性。还对后续配合物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基础。因此杂化轨道理论在高中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与性质,价键理论。价键理论简明地阐明了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本质,成功解释了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但在解释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方面却遇到了困难。
能力基础:?高二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空间想象力弱,而且本节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将难点拆分,将其转化为问题抛给学生,再通过模型动画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可能遇到的障碍:如果对原子结构和价键理论理论掌握的不好,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将会影响到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杂化轨道理论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对探究物质结构的兴趣,感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奇妙。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难点:对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对比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教学情境 问题引入 议一议 课本P66
1.S原子与H原子结合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是H2S,而不是H3S或H4S?
2.C原子与H原子结合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是CH4,而不是CH2或CH3?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S原子的3p轨道上有2个两个未成对电子,应该与2个H原子的1s 轨道重叠,形成H2S分子
2.书写甲烷分子结构式,回忆甲烷分子空间构型。图片展示形形色色的分子构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再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环节二、用前面所学知识无法解释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产生矛盾,进而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思考与交流
矛盾一、C的基态 2p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应该与2个H原子的1s 轨道重叠,形成CH2分子
矛盾二、虽然当C的2s 轨道的其中一个电子跃迁到2p轨道上, ,可以和4个H原子的1s 轨道重叠形成CH4分子。但是此时4个轨道能量不完全相等,则4个C—H键的键长、键角均不完全相等,再一次产生矛盾。
矛盾解决:
引出杂化轨道理论解决两个矛盾思考:甲烷的4个C-H键的键长相同,键角都是109°28?′,四个C-H键的性质完全相同;?
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