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2、初步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技能。
能力培养
1、通过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思想情感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技能及有关计算。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2瓶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CuSO4溶液。
【提问】桌上的三瓶蓝色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哪一瓶溶液浓度较大?
【提问】有颜色的溶液可以通过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溶液浓度的相对大小,但没有颜色的溶液怎么判断浓度大小?
【投影】两瓶分别标有5%和10%的NaCl溶液
【提问】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结投影】
【观察后回答】可能是CuSO4溶液。颜色较深的溶液浓度较大
【观察后回答】标有10%的NaCl溶液浓度较大。
【回忆、思考】
【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来表示的。
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质量分数概念。
?
?
复习旧知识为掌握新知识作铺垫。【引入探究】由上面公式可以看到,溶质的质量分数都跟质量有关,但我们在许多场合,取用液体时,如果称取质量,则比较麻烦。因此,用质量分数并不方便,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