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教案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得到的。 其中, “情境”、 “协作”、“交流”“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为实验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教学背景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的始末,高三学生站在已学习完全部高中化学知识的高度上,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层面上的一种深层次的全面整理、归纳、提升。
高三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已经了解氧化还原的相关基本知识,能够 分析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能力。
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建立与氧化还原知识的联系,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本节课以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学习的台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方法为主线。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2、认识影响微粒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因素。
3、了解分析氧化性、还原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角度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84消毒液与洁厕灵的反应原理分析,寻找和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认识到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2、通过K2Cr2O7与乙醇反应的讨论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
3、通过讨论分析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因素,培养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化学用品的安全意识。
2、认识到物质的稳定是相对的,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
教学重点: 溶液酸碱性对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影响。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环节一
寻找和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播放《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中毒》的新闻视频。
任务一: 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真的会产生毒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