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前面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等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延伸、扩展及补充,也是学习后面必修2中诸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内容的基础及前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钠和水反应的基础上,改变水中溶质,对钠和水的反应的实质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本节内容重点是钠与水溶液反应的现象以及对现象的解释。
二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钠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有些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水反应。学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设计思想
本节课属于学生进入高一年级,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延伸课。在初中,学生已经对一些常见金属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因此,通过本节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到高中化学的学科魅力,体验到该学科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自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老师起知识引导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实现了三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天津爆炸事件”引入,为学生创设了通过微课视频,自己提出问题的情境。2、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是科学的准备阶段,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意向,便不能进行创造。本节课的教学中,请学生大胆猜想钠与溶液的反应现象及结果,并对结果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时,学生进行了分组,每小组若干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分析讨论等。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实验操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进一步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巩固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钠与各种溶液反应情况。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六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环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