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环节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设计
意图引入经过本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性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那同周期元素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元素周期律。观察
听讲
学生倾听,回顾旧知,引发思考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投影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观看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前18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性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课本14-15页的科学探究。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归纳和点评。
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汇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板书]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各呈现周期性变化。学生倾听激发疑问,回顾旧知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呢?
[回顾]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下面以第三周期为例,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引入新知,探究新知提问: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钠、镁、铝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提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新知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法进行点评归纳,并让学生完成分组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实验指导,不能过多干预。
对学生的结果进行归纳学生分组完成课本15-16页科学探究,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得出Na、Mg、Al与水(或酸)反应越来不越剧烈,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弱,金属性逐渐减弱。提升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探究新知我们再研究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学生自己阅读资料,得出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新知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板书]2、第三周期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如果我们对其他元素也进行同样的研究,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板书]3、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追根寻源[引导]学生分析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体会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板书]4、元素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