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优质课教案下载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1课时,该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化学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必修2》和《选修4》中均有安排,体现了知识生长与学习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要注意前后呼应与衔接,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学生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选修4》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再学习。因此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奠定必要的基础。化学能与热能一节课是新课程高中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课标对这部分内容有较高要求,是化学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两条主线之一,是建构完整的化学反应观念的一部分,也是下一节化学能与电能学习的基础。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能够制造新物质之外,还能够提供能量。知道一些具体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同时能够从化学键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但是用定量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学生相对比较薄弱,因而这种学科思想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特别渴望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以自热饭盒来作为课的开始和结束。
2.实验技能基础
通过高一上学期实验课的训练,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但是实验现象的表述能力还需要提高。本节课在化学数字实验室上课,将要用到温度传感器,虽然以前没有接触。但是在氧化还原的教学中,使用过电流传感器,因此学生对于仪器并不陌生。
四、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和中和仪器的使用;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掌握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体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通过从微观角度的分析,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计的使用,领会用定量的方法去研究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知能量转化,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能量守恒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主获取知识的态度。
2.开放性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多个角度对化学反应为吸热还是放热进行认识;能运用归纳的方法对常见的反应进行整理。应用分类的思想对把反应分为吸热和放热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实验操作和现象的描述过程中,如铝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做一个对比实验,以及实验现象描述要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使用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学习使用化学技术手段来完成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合理使用手持技术(温度传感器),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让现代技术进入实验室,使学生更加重视自我发展。
3.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对于化学反应,依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把反应分为吸热和放热反应。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吸热和放热的原因及判断方法。
4.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学生通过物质结构的学习,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一个反应到底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大小。学生的定量思想比较薄弱,计算能力较弱,且容易与使用能量判断混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