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一节晶体的常识》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和性质上的差异。
2、掌握不同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借助动画模拟、实验探究、晶胞模型的制作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建构抽象的空间结构,理解晶胞的概念以及均摊法计算晶胞中所含原子数。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求真务实、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从化学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总结、归纳一、晶体、非晶体的认识
视频引入——晶体的科普片,让学生对晶体有个全面的认识过程
图片展示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每课一题,鉴别常见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的定义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晶体的物理性质特点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掌握特点
动画演示晶体的自范性
生活中的化学——如何鉴别真假宝石通过如何鉴别真假宝石,学生对晶体的物理性质掌握很好。三、晶体的形成途径1、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凝华过程
2、教师录制微视频-熔融态的硫的凝固过程
3、教师展示饱和硫酸铜溶液的析出过程通过多种方式探究晶体的形成过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氛围很活跃。四、晶胞1、晶胞概念的引出---模型展示
2、均摊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1)动画展示法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制晶胞来计算原子数目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尤其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己制作晶胞这一过程,极大的提升了学生课堂的表现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非常好。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