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水的电离,电离常数及影响因素。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的离子积的导出,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通过对酸碱溶液的分析,了解溶液中数量变化对性质的影响,体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体验化学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c(H+)、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
五、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常见的电解质中,那些属于弱电解质呢?
1、水的电离
阅读精确的导电性实验并归纳: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
(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3O+ 和OH –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H2O+H2O H3O+ + OH – 简写为 H2O H+ +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应有K电离=
室温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1×10-7molH2O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H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H+)?c (OH –)=K电离?c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