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三节电解池》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二节中,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和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原电池的原理逆向思考自然过渡到电解池的学习中去,并应用氧化还原相关知识拓展和延伸电化学理论。
三、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运用三重表征思维方式去设计,让学生能更清晰地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角度去理解电解原理,从本质上掌握规律,形成分析电解问题的思维程序。
本节设计上第一部分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采用学生实验验证、分组讨论、师生总结的方法,让学生感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科学事实,体验“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的研究过程,增强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了解,初步了解离子存在放电顺序。第二部分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对比两个类似组分的产物的不同,进一步认识离子放电顺序的规律。最后在小结中提升理论,形成分析电解问题的思维程序。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微观模型、符号表征的三重表征认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认识离子的放电顺序及其本质。
五、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的工作原理,认识离子的放电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的工作原理,认识离子的放电顺序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三重表征认识电解池工作原理,初步了解放电顺序
【引入】回顾铜与氯气反应,这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铜能自发地反应生成铜和氯气吗?
【教师】如何实现氯化铜的分解?
【学生】电解,外界提供电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堂。引出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借助电能能够发生。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对氯化铜的水溶液通电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先预测会有什么产物?如何检验?
【学生】铜单质和氯气,显红色的物质是铜,氯气可以通过刺激性气味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
【教师】提醒:①两电极分开放在培养皿直径的两端②用镊子取用淀粉碘化钾试纸③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学案表格前两列④实验时间3分钟
【学生分组实验】
装置图
电池电极
实验现象
产物
对应电解池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