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三节电解池》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相关知识,探究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学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与常出现的错误:对电解池构成要素与原电池相混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问题
3.学生认识发展空间及学习路径:从电解池装置构成要素及理论构成要素两方面着手,将原电池和电解池统一到一个分析模型中,认识到电解池是非氧化还原得以实现的手段,而电源就是动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以电解水为实验事实,从装置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两个维度建构电解池模型;
2.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掌握从电解池分析模型的两个角度分析、认识电解原理,并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电解池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通过电解实验的探究,进一步学会应用电解池分析模型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口和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落实?宏观现象?微观本质?符号表达?三重表征的化学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探究有更深入的认识,灵活辩证地看待实验事实,透过现象分析反应的原理与本质?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重点】应用电解池分析模型解决电解原理部分的化学问题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电解池分析模型中的应用
【处理策略】实验探究 讨论分析 启发引领模型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计完
成时间
环节一
模型的初步建立【高考试试看】2013北京高考
结合所学原电池的分析模型,分析电解池都含有哪些要素,尝试画出电解池分析模型
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