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科2003课标版《3、硫的转化》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欠缺的能力: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认识不足,逻辑思维不成熟,需要借助直观的现象或教具。实验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及强氧化性,稀释方法。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新闻事件和浓稀硫酸成分分析、思考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分
析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验装置方、法的改进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通过实验(实验用品:浓硫酸、温度计、硫酸铜晶体、纸屑、棉花、蔗糖、铜片、铝片、酸性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溶液、棉花、玻璃棒、烧杯、试管、井穴板、滴瓶。)
比较等途径获取信息,并能用交流、分析、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节约、创新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学生实验法、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合作学习、讲解归纳法、
对比分析等方法形成浓硫酸的三大特性的认知
六、教学流程设计:
巩固复习 师生探讨 新闻事件 学生实验
学生展示板写与稀硫酸 酸的通性的本质原因 感知浓硫酸 1、温度计蘸浓硫酸
有关离子方程式, 分析浓稀硫酸中硫酸 性质 2井穴板硫酸铜晶体
同时提问学生酸的通性 的存在形式 滴加浓硫酸
感知浓硫酸的吸水性 学生实验3 感知浓硫酸的脱水性 讨论 “原有的水”做 向放在井穴板上的 演示实验:蔗糖脱水 分析
干燥剂 纸片中,滴加几滴浓硫酸 装置改进,NaOH溶液、
蘸有KMnO4作用?
脱水性:“原本无水” 实验视频 讨论分析:现象 小结与
现象分析 Cu与浓硫酸的反应 氧化还原角度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