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加减》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
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
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善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类比联想 提出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算术运算的学习过程,类比联想到在认识了有理数之后,必然要首先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 又通过提问,复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际问题,提出质疑导入新课.
具体问题是:在下列问题中用负数表示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某人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向前进了3米;?
(2)某地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C,第二天上升了-1°C;?
(3)某汽车先向东走4千米,再向东走-2千米。?
紧接着,回答:?
(1)某人两次一共前进了多少米??新 课标 第一网
(2)某地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多少度??
(3)某汽车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三个问题都是求物体两次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和的问题,同小学一样,可以用加法来做。但是,这些数中出现了负有理数,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引出课题.
?在刚才的教学中,通过复习,加强了铺垫,刻意去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带领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又使学生认识到本课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个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讲授】直观演示 归纳法则
用6个实例讲两个有理数相加的问题:?
(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