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2012年10月第1版)《频数分布图相关概念》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1.在对七年级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请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44名学生;
(2)70.5~80.5这一组的频数是14,频率是0.32;
(3)请你估算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0.
2.对某班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单位:厘米),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这一组学生人数是12,频率是0.25,则该班共有48名学生.
3.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31,27,30,32,31,28,26,27,29,28,24,26,27,28,30.列出频数分布表;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32-23=9.
(2)决定组距为2,因为 =4.5,所以组数为5.
(3)决定分点:23~25,25~27,27~29,29~31,31~33.
(4)列频数分布表:
分组23≤x<2525≤x<2727≤x<2929≤x<3131≤x<33合计频数记录频数2384320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活动1 对数据分组整理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
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
分析: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活动2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 cm.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152-149=3,则组距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 =组数,
如: = = =7 ,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
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按照:100个数据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
③列频数分布表.(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