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数学活动》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初三学生已经学完了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也为激发他们亲身参与,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心理基础.
(三)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完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初中数学思维的更高处,能够运用更优的解法来解决以往的数学问题,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初步体会矩形中折叠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通过三组探究让学生运用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互相启发,注重寻找题目中的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性质、轴对称性质等知识.
2.能借助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决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教学难点:找出或构造基本图形解决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 学 过 程设 计 思 考自
主
探
究
【 活动1 】 如果是我们身旁没有量角器或三角尺,又需要作60°,30°,15°等大小的角,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如图):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了线段BN.
观察所得的∠ABM,∠MBN,∠NBC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吗?
小结:矩形的性质、轴对称性质的复习;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小组交流过程中的有效指导。以书本习题引入复习,让学生意识到解决矩形中折叠问题的必要性,同时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互相启发,缩小个体间学习的差异,体验成功.
合
作
探
究【 活动2 】典例示范,解读探究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A落在平面上的F点处,DF交边BC于点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