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方差》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二节《方差》的第1课时,它是在研究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这些统计量之后,进一步研究另外一种统计的方法——方差。 “方差”属于数学中的概率统计范畴,它的特点是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方差的意义,掌握如何刻画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
(2)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会初步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感知数学知识的抽象美,提高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方差的意义以及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的理解。(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方差意义的理解。
(方差公式:S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 EMBED Equation.3 ]比较复杂,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公式都会有一定困难,以致应用时常常出现计算的错误,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了几个环节,将难点化解。
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方差和方差公式,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2)其次教师可以直接对方差公式作分析和解释,波动大小指的是与平均数之间差异,那么用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完全平方后便可以反映出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整体的波动大小可以通过对每个数据的波动大小求平均值得到。所以方差公式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
(四)教材课型、课时
本节课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即:第二十章的第二节《数据的波动》中《方差》的第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小奖品
学生准备:计算器,练习本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
1.问题导引法:在教学中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步入所学知识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找到答案,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思考探究中学生学会了知识,又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促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讲练结合法:以引例为基础将知识串起来,边讲边练,增强知识的连贯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学法:根据“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质疑、讨论等,培养学生善思考会思考,通过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