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数学活动》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在没有圆规、三角尺、量角器的情况下,又需要作60°、30°、
15°的角,怎么得到呢?本节课就来进行折纸活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小组活动一、已知矩形ABCD,将矩形进行恰当的折叠,折叠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学生分组折叠,学生很快会折出来,引导学生分析折痕形成的边角关系,折出来的
为什么是个正方形?怎样折出45°角?
让学生理解这一折叠过程实际上构造了相等的线段,相当于用“圆规截取了相等的线段”。
小组活动二、已知矩形ABCD,若将矩形进行恰当的折叠,能否得到30°的角?
学生先折叠,交流、讨论,再由各小组
代表展示本小组折叠方法。提出问题:这样折出的角为什么是30°的角?能得到60°的角吗?这是本节的重点、关键点,
根据折叠,“翻译成尺规作图”,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既会折,又会证明。得到30°
的角后,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到怎样的角?
引发学生思考?
小组活动三、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怎样折叠出15°的角?有不同的折叠方法吗?
在活动二的基础上可以先折出30°的角,再 折叠得到15°的角,引导学生探索怎样用最简
单的方法折出15°的角,理解折叠的依据,分析折痕形成的边角关系,学生也可能在活动二
中就折出15°的角,活动二与活动三根据现场
情况灵活处理。要求学生在学案上作出折痕线,并 写出证明。
小组活动四、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能否折叠出一个正三角形?有不同的折叠方法吗?
在前面的基础上,可以在正方形纸片上折出一个边长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折出更大一点的正三角形? (学生也可能先折叠出大一点的正三角形)折叠后要求在学案上添加辅助线,并完成证明。
归纳与小结:
1、 以上的折纸活动,折痕形成了怎样的一些边角关系?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