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课中的安全教育》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政治学科特点,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1.按座次就近组合
即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4人。为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任课教师可在学期之始与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的好中差以及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4人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比如关于“商品价格”的主题探究活动我是这样开展的:为什么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商店、不同时间出售的价格会有差异?为什么消费者常常要货比三家?为什么高档商品的价格特别高?为什么市场上的专卖店多起来了?为什么有些外国货特别贵?价格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通过探究,小组互帮互助,不但理解了价格变化的原因和意义,而且还进一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规律技巧。
2.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每个小组都要有一个组长。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往往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更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知识点时,由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所以课前把学生分成4小组,第一小组通过网络收集江苏省就业形势;第二小组到泰州人才市场了解泰州市2011年的就业形势;第三小组到泰州相关部门了解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第四小组结合自主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说明劳动者如何实现自己的就业与再就业。
二 精心组织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实施的基石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小组讨论能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交往、互动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呢?
1.精心选择讨论内容
讨论的价值在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让学生有机会对事实作清晰、准确的表达。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关键,在于设计好讨论的内容。讨论内容既要针对教学目标,又要突出讨论特点,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活动不断处于最佳状态。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你家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有哪些变化?专家指出,甲流疫情的爆发与人们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这给你什么启示?据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名牌产品和奢侈品的主要消费地,而中国仍有一千万人口还没有脱贫,对此你有何感想?艰苦奋斗的精神过时了吗?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对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为什么还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准确把握讨论时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三 教师担当好学习指导者、调控者的角色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调控者。例如,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概括起来说,教师充当“调控者”的角色,除了要协调关系、激发兴趣外,还要注意监控和反馈,即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错误时,教师必须指出并做出更正,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
四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注重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在具体操作中,我采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老师参评相结合的办法,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由过去对学生个人的奖励发展为面向小组的合作性奖励,这就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比如,在学生合作互评方面,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项目:“你参与政治课堂讨论的次数及内容?”“你在合作小组学习中收集了哪些与课本相关的信息?”“你认为合作小组哪些成员在某次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色?”等。也就是说,对合作活动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合作结果的评价,更应对合作过程进行评价。这些评价项目由学生自己操作,直抒己见,并且在整个高中政治学业中都将占有一定比重。教师可以根据合作规则列出自评、互评的表格,提供一定的时间,引导他们在自评中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合作技能。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格局对学生的发展可以产生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除了合作评价外,还应收集平时小组活动的作品(包括政治小论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当然还包括考试,不过设计的题目将更有开放性和科学性。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经常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可以使学生深信自己的力量,指引他们力争上游,去完成日益复杂的学习和认识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显而易见,也是大势所趋。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它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时由于内容或难度等原因出现冷场,这时该如何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与参与率?如何处理班额大,学生多,教师指导有困难的问题?小组讨论中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活动节奏时该怎么办?这些都有待教师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