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23课小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3)【目标预设】
1.了解双手原地胸前传,接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2.尝试做出较为规范的持球,传,接球的动作,做到全身协调用力。
3.乐于合作和展示,积极参与练习,体验篮球带来的快乐。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手型和方法。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5)【设计理念】
本课围绕着显性和隐性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动作技术,一是合作意识。
技术上紧紧围绕传接球的技术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在练习中出现的抱球、传球无力、接球的判断等真实的“问题串”,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思考、验证、总结和归纳,逐步体会接与抱、平行站与前后站的区别,逐步掌握一看二动三接的动作要领。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载体,传接球不仅需要扎实的传接球技术,而且需要传与接两者之间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传球者要思考如何让接球者接得舒服,接球者要通过快速移动尽可能接住同伴传过来的球,这样传与接才能做到默契、协调。为此,合作配合的意识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6)【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中采取了“先练后教”的方式。学生通过学习尝试—合作探究—创新拓展三个阶段,逐步深入了解和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在学习尝试阶段,学生与同伴尝试将球传接起来,并相互展示;教师适时地进行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型。在合作探究阶段,教师鼓励学生边练习边思考“怎么样传好球”“怎样接好球”,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方法。在创新拓展阶段,学生通过各种难度的练习,巩固已掌握的动作技术。
(7)【教学过程】
(一)导入2′
教师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课内容。
(二)热身活动6′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边示范边提示带领着学生做一套传递球练习。
主要内容:上下左右传递球游戏。
(设计意图:不断变换身体姿态、增加欢笑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身体各部分能够得到充分活动,又熟悉球性。)
(三)学习尝试5′
1.两人一球
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球间距2-3米,进行传接球练习。进行传球比准的游戏。
要求:球不落地。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接不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