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音2003课标版《第六节:鼓乐铿锵》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1.注重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能力,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 弘扬民族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知民族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进而从情感上对民族打击乐器产生兴趣,喜爱民族打击乐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复习锣鼓经和节奏创编来认识螺蛳结顶和上下句对偶的创作手法;
(2)通过全曲欣赏、分段欣赏、分析讨论、乐器演奏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与风格,初步了解土家族“打溜子”的艺术特征,理解音乐形象是通过改变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综合运用课堂学习内容,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积极探究和分析《锦鸡出山》的音乐情绪与风格,认识螺蛳结顶和上下句对偶的创作手法,初步了解土家族“打溜子”艺术特征,尝试用“钹”不同的演奏方法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对本土民族音乐进行探究。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取材于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中的内容。《锦鸡出山》是“土家溜子王”田隆信先生的代表作品,它是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而成的,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四件打击乐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用纯粹的节奏语言,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呈现给我们一幅鲜活的画面,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同时也体现出土家族人民无穷的智慧。
土家族“打溜子”,是土家族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土家族“打溜子”是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中宝贵的财富,它带给人们惊叹之余,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艺术发展的多样性与全面性。
2.学情分析
打击乐器鲜明的节奏特点、强烈的动感深受学生喜爱。但是,无旋律的民族打击乐曲,要让学生真正听懂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高一年级学生都是90后的青少年,他们都喜欢流行音乐,对民族打击乐作品接触较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带着排斥情绪;其次,纯粹的节奏语言表现的民族打击乐曲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才能基本掌握。
该教学设计抓住中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动手实践,敢于创新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锣鼓经入手,将乐曲选段“山间春色”中使用了螺蛳结顶和上下句对偶创作手法的节奏乐句加以简化,通过亲自拍奏与节奏创编让学生事先熟悉,学生在全曲欣赏时以最佳状态进入音乐当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欣赏《锦鸡出山》,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与风格特征。
2.认识螺蛳结顶和上下句对偶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1.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课堂学习内容,积极自信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黑板、笔、多媒体和 PPT课件、鼓、锣、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