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音乐教材同步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聆听《送别》、《体操—兵操》、《黄河》和《祖国歌》,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二、初步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并认识其重要意义。

三、认识、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教学重点:了解、体验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送别》歌曲视频,让学生说出曲名。

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13年,距今已有100年了,100年对于历史只是沧海一粟,而一首歌曲如果能够历经100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够打动我们,我想这足以能够书写一段音乐传奇了。《送别》就是这样一首歌曲。

师: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歌曲写了什么内容?)

师:《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堪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形象的表达了送别亲友时凄凉、哀伤的景与情。由于它反应校园生活,在校园中传唱,并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因此在20世纪初这类歌曲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学堂乐歌。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百年前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

二、出示教学目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并阅读第174、179页这四段文字

师:通过阅读文字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历史背景、创作方法、表现内容、影响等等。)

三、背景介绍、沈心工和李叔同生平介绍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其中包括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的开设予以认可。

沈心工(1870—1947) 李叔同(1880—1942)

(一)《体操—兵操》 沈心工

1、这首歌曲适合在哪个场景下运用较为合适?(学校、群众歌唱)

2、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富国强兵)

3、“5 5 6 6 |5 5 3 |”动机重复了几次? (五次)

4、歌曲是创作歌曲还是填词歌曲? (创作歌曲)

这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之一。歌曲号召儿童们“来做兵队操”。歌词浅显易懂,意味深长。音乐为一段体曲式,有六个乐句组成,每乐句四小节,结构方整。“5 5 6 6 |5 5 3 |”动机重复五次,发展自然。因此,曲调简洁、上口、易记。当时,这首儿童歌曲虽在学校中流传,但其影响远不止于此。李叔同在他创办我国第一本音乐杂志所刊登的《昨非小录》中谈到:“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即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为谙,即手弹‘5 5 6 6 5 5 3’之曲”。可见此曲深入人心。

(二)《黄河》 沈心工

相关资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