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优质课教案下载
本课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15单元第二十七节。本单元的单元标题为“新音乐歌声初放”,分为第二十六——沈心工与李叔同,第二十七——萧友梅与黄自两节。两节均以音乐家的名字为标题,可见他们在我国专业音乐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贡献,非同一般。因而,本单元音乐鉴赏的学习必定离不开它所特有的文化环境与时代背景。在语文学习中,要想准确的理解一句话,需要联系上下文,将其放在特殊的语境之中,音乐学习亦是如此。特殊时期的音乐作品要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欣赏理解。富有时代特性,艺术性专业性强是本课中两首作品的一大特点,也是棘手之处。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习,使得学生们在认知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文化素养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固然,音乐鉴赏活动应以聆听为主,但单纯的听赏活动并不能引发太高的学习兴趣,过多的律动设计也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性与心理特征。因此,在听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的探究性学习,挖掘音乐本体之外的文化内涵,更加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目标:
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出,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艺术表现是指通过歌唱、演奏和创编等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文化理解是指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
为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
在知识与技能层面:通过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学唱音乐主题,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通过中西横向对比,了解萧友梅与黄自先生在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以及由此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对音乐家的敬佩之情。——文化理解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聆听,体验,分析两首歌曲作品上。在歌曲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中西横向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其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
听赏,学唱,比较法,合作探究
2017年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鉴赏教学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感知和体验。为此,聆听依然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在教学设计中,着重关注音乐本体,重视对音乐要素(音高、节奏、音乐体裁、曲式结构等)的学习,强调音乐学习的实践性与参与性(听,唱,奏,舞或律动),力求将被动地,盲目地的听赏活动变为主动地,有目的性地学习。
在梳理萧友梅与黄自两位音乐家的贡献时,还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如学生需要在课下提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以便课上更好的分享与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素材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高中音乐鉴赏课本,第15单元,第27节的内容。从标题中可以看出,这节课和两个人有关。那么,他们是谁?他们都做些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来学习和欣赏他们的音乐作品?为什么要以他们的名字作为本节课的标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一、黄自《渔阳鼙鼓动起来》
1、初听:带着问题聆听首先让我们来欣赏黄自的《渔阳鼙鼓动地来》,请同学边听边思考:它的音乐风格、演唱形式、曲式结构分别是怎样的?带着问题聆听并回答问题:它的音乐风格是进行曲,演唱形式是男声合唱,准确地说是男生四部合唱,曲式结构为aba’,也叫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初步感受乐曲;
带着问题聆听,有目的地聆听,将盲目被动地聆听,变为主动有效地聆听。2、复听:a段与a’段有什么不同之处?a’段是对a段的变化再现,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从演唱次数,音色,力度,音乐情绪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聆听与思考:、
1、a段为2遍,第一遍是音色低沉的男低声部,第二遍是音色明亮的男高声部;a’段为1遍,男高男低同时演唱;
力度上,a段开始弱,逐渐变强,有一个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而a’段力度一上来就很强;
音乐情绪上,如果说a段是一种压抑的愤怒,那么a’段就是内在压抑情绪的爆发与释放。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曲式结构,音色,力度,音乐情绪等),掌握音乐聆听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聆听获得审美感知与体验。3、学唱a段主题音乐课怎么能少得了歌唱?听了这么久,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唱一唱。
教师范唱,教唱。学生逐句学唱2-3遍后,整体展示。歌唱活动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艺术表现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加深对音乐的记忆。4、分析力度变化从谱面上可以看到,有很多力度标记,我们一起找一找,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梳理一下。学生找出不同的力度标记:
P--mp-- mf-- f --ff ,渐强,重音记号。5、视频欣赏丰富的力度变化和细腻的音乐情绪,使它成为男声合唱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传唱至今。观看视频观看视频,听觉与视觉的整体感知,引出歌曲创作背景。6、音乐知识1、创作背景:艺术表现力如此之强的作品,大家知道它创作于哪一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