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的第二节《萧友梅与黄自》。本单元一共有两节,分别是《沈心工与李叔同》和《萧友梅与黄自》。这两节课的内容通过对四位音乐家们的生平、贡献的了解,继而展开对其作品的聆听、分析、感受、探究等教学手段的实施,从中了解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音乐创作的发展状态,以及这些音乐创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但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发展积累了经验,也为中国基础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开创了先河,并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教材内容安排下,本节课我选取了两首作品,从音乐元素对情绪的影响作以分析;并引导学生哼唱作品中最具代表、典型的乐段体验其音乐情绪。既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又能使学生对四位音乐家的产生敬仰之情,激发学生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的民族使命感。
教学内容:
歌曲《问》、清唱剧《长恨歌》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
教学目标:
1、赏析歌曲《问》,感受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当时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忧虑和感慨;聆听与学唱《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回顾并进一步掌握关于“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2、通过聆听、歌唱、分析、探究、体验、对比,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并能根据作品的情绪演唱、哼唱主要乐段。
3、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了解我国近代早期专业音乐的创作与发展,使学生对音乐家萧友梅和黄自产生敬仰与尊敬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的民族使命感。
教学重点:
分析两首作品的音乐要素对其音乐情绪的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哼唱作品中最具代表、典型的乐段,体验其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赏析法、探究体验法、对比法、示范法等。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及相应设备、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无问西东》视频片段。
师问:这段视频出自哪部电影?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准确、有效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新奇感。引用2018年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电影《无问西东》视频片段作为导入环节,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没有陌生感。视频内容迅速把学生带入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预设铺垫了本节课所需的情境。】
2、导入并出示课题:《萧友梅与黄自》
【设计意图:由影片中的主人公引入到“萧友梅与黄自”,他们都是出国深造后回国报效国家,并且同是在高等院校言传身教,奉献终生的人,初次向学生们传递两位音乐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萧友梅的生平及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