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音2003课标版《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点:聆听体验分析歌曲。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问》,并把歌曲的层次情绪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乐曲片段《五四纪念爱国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引出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专业音乐创作。
介绍兴起的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略)
新课
(一)欣赏音乐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
1:音乐知识: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作伴奏,各乐章间的歌词有较强的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清唱剧与康塔塔相比,它的篇幅较大,人物众多;而康塔塔则篇幅较小故事内容较简单。
2:简述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内容,其主题意义确实统治者“重色”“ 倾国”。
3.作者及作品简介: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他在介绍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培养大批专业音乐人才上都有很大的贡献。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抗战歌曲《旗正飘飘》、《抗敌歌》等。? 《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1932年词曲作者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是它的第三乐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1932年,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
4、作品赏析
A.初听男声四部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力度与情绪的变化。
B.复听歌曲,思考乐曲的体裁?乐曲的结构?情绪?(进行曲、单三部曲式、抑郁带有激愤的情绪)。
老师做具体讲解。
(二)欣赏萧友梅作品《问》
1、作者简介: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萧友梅代表作品:艺术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女子体育》、《落叶》、《踏歌》等爱国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国民革命歌》等
2、作品赏析:
初听歌曲《问》 ? ? 易韦斋词 ?萧友梅曲
提问:A.从速度 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
B.朗诵歌词,思考曲中出现的几个“问”,表达了作者当时的什么心情?
复听歌曲《问》:
提问:歌曲的结构如何?
老师进行曲式分析:两段体,前一乐段四个乐句开始就发问,旋律生动流畅,显现出作者激动的心情。接着两个连续的下行音调,配上词“垂、垂、垂、垂”进行过渡和转折,后乐段的连续三连音下行和上行长音结合的旋律将歌曲推向了高潮,点明了问的主题,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这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