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同时了解现实生活里一些物体面的形状。三、学习者分析
作为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已经接触过一些平面图形,并具有一些相应的认知经验。这些认知经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上学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时,所形成的一些对常见几何体表面的感性认识;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特别在平时做的手工和游戏)中,所积累的对一些物体表面形状的感性认识。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建立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由“体”到“面”的认识过程。尽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但这种认识通常是模糊的,而且是“体”“面”不分的。基于此,在教学中,首先用图形的填充功能,让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变色,凸显出“面”的概念,同时暗含“面”由“体”而生。认识“面”后让学生“摸一摸”,通过这样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体” 转移到“面”,引导他们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其次,用“体”描“行”,学生由“画”、“印”、“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亲历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作为平面图形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是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最后,通过梳理,是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的设置,体现了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样的教学环节,突破了重难点,也让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
时间
(’”- ’”)环节
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
情境
导入
0’05”
——
2’17”
唤醒旧知,激发兴趣 谈话:大家喜欢堆积木吗?看,这是小朋友们堆得积木。仔细观察,这些积木事形状的?你能把这些积木按形状分一分吗?
小结:(边指边说)这一类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类积木的形状我们不认识,但今天要用到它。
学生观察积木图,回忆名称后分类。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直接出示积木图(课件绘制立体图形),又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用这些积木画平面图形提供支持。二、
操作实践,主动探究。
2’18”
——
5’27”
5’28”
——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