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2、认识厘米》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长、短 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物体的长短,是从直观具体向抽象的发展。学生们一般都有一把直尺,知道尺是测量物体的工具,但对“长度单位”不理解。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学会初步的估测方法。
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用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用具:PPT、展台、学生尺、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产生,测量需要。
师:快过生日了,阿福想做一件新衣服。于是,他来到镇上的裁缝店。店里的师傅为他量身,徒弟认真地记录着“身长3拃,袖长2拃。”过几天,阿福来拿衣服,一试“啊,太小了。”师傅生气地说:“告诉你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呆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师:刚才我们说到了一拃,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傅和徒弟的一拃分别有多长?有什么不同?
师:谁的一拃大?
生:师傅的一拃大。
师:师傅和徒弟一拃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才会出现衣服太小了。
师:需要统一标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用尺子量一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尺。
二、讲授新课(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一)通过对比,认识尺的本质特征
1、投影出示老师用的尺,让学生仔细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生:拿出自己的尺,跟老师的尺比一比,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①尺上有许多数。②有许多竖线,并有长短。③还有“厘米”。(板书:厘米)
2、师:尺上面最小的数字是几?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3、师:尺上的这些线我们把它称为刻度线。然后教学刻度0。(刻度1、刻度2、刻度3……)
“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经常用它来作单位。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cm。
师:大家伸出手写一写,(板书厘米---cm),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打开课本第61页,全班齐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