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二年级上册(2013年6月第1版)《2、认识厘米》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2、初步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独特的思考与创造模式,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厘米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1、课件、翻页笔;
2、盒子(1cm模型两个,展示的1cm物体五个,橡皮和胶棒实物及贴好小棒的展示板);
3、板书条两块;
4、铅笔、刻度尺上粘好1cm。
学生:每人一份:作业纸、直尺。
同桌一份:材料袋、盘子(订书钉、回形针、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方格纸、1元硬币、橡皮、5cm长纸条两张、1cm小棒6~8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需要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里还有一个问题呢!可要听仔细哟!(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轩的人,来到一家缝纫店,他想做一件上衣。老师傅一边量着阿轩的身长,一边告诉小徒弟。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量完之后小徒弟就按照记录认认真真地做起了上衣,身长三拃。一拃、两拃、三拃。两天之后,阿轩高高兴兴地来试新衣服了。穿上一看,啊?太小了!告诉你身长3拃,你怎么做成了2拃?我做的就是3拃呀!)
提问:咦,衣服为什么会做小了呢?
预设:
(如果学生说:因为阿轩长高了)师:才过了两天而已,可能吗?
(如果学生说到手的大小不一样)师:有道理吗?谁听明白了?再来说说。
(课件点击出示)瞧!这是师傅的一拃,这是徒弟的一拃,徒弟的一拃比师傅的要短,一拃的长度不一样,自然三拃的长度就不同了。所以在度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长度单位,谁呢?让我们响亮的读出它的名字——“厘米”。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1、建立1厘米的概念。
●看看
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想知道吗?瞧,(投影直尺,上面粘好1cm小棒)在直尺上这么长的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我们把1cm从尺子上请下来,大家面前的学具盘里就有这样的1cm长的小棒,每人拿1根轻轻的放在桌面上(将模型贴在黑板上),咱们仔细瞧一瞧,认真地打量打量这1 厘米。
●比划
现在,我们就和1厘米交个朋友,像这样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这根小棒,注意要轻,接着用右手轻轻地把小棒抽出来,两指保持不动,这时,两指之间的这一段的长度大约就是1厘米,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