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11课标版《1.从问题出发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1)》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4.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起,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析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教学前思:
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本节课学习的是“从问题想起”。即从所求问题入手,研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如果某个需要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就想方设法先求出它,像这样沟通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逐步理出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步骤,就是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那么,为什么要从问题想起?从问题想起有什么好处?这是教学之前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教学本节课时一直关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从问题想起”
出示条件: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服装超市购物。
1.首次体验,理解数量关系式
(1)出示情境: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过度:这里的数学信息真多。
(2)设疑:
如果老师让你们解决一个问题,你准备用哪两个条件解决?
肯定用这两个条件吗?为什么不能确定?
(你只是觉得有可能,并不确定。那怎样才能确定到底用哪两个条件呢?)
(3)出示问题:买一套运动服,最多剩下多少元?
同桌说一说,你打算选择哪两个条件,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条件。
交流: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所以选择“300元”和“130元”这两个条件解决问题。
启发:那么,怎样求“剩下的钱”这个问题?根据你的经验,要求剩下的钱,知道哪两个条件就可以了?
板书:剩下的钱 带来的钱 用去的钱
提出要求:你能把上面的想法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吗?
像这样,把“剩下的钱” “带来的钱”“ 用去的钱”这三个数量,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叫做数量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