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11课标版《6、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具有近似数的生活经验,并会求简单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难点: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在各种信息中感受近似数的作用
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近似数”,你知道什么是近似数吗?(与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实际数量比较接近的数。)
交流课前研习内容一。
追问: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近似数的?(近似数前面有“约”“大约”“近”)
指出:有道理。不过,有的数据尽管前面没有“大约”等字词,它们仍然是近似数。例如,“小明的身高152厘米,体重35千克”,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以所得的测量结果也都是近似数。
追问:读了这些信息,你一定能感受到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近似数?
1、无法获得准确数
指出:是啊,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星体,至今无法得到准确数。
2、没有必要给出准
指出:数清楚你有多少根头发,对你的生活有意义吗?可见,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并不需要精确数。
3、估算的需要
指出:生活中我们处于估算的需要,常常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小结:看来,生活中既需要准确数,同时也离不开近似数。
二、回忆梳理“四舍五入法”
1、交流课前研习内容二(1)。
指出:32接近30,我们就说约等于30,“≈”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追问:那39呢?
练习第一单元除法,说明我们以前早用过近似数了。
质疑:39和32都是三十多,为什么一个数约等于30,另一个数约等于40呢?
机动1:看来求三十几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它接近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