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一亿有多大》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1)预习教材33、34页的内容
(2)搜集古代“刘恩的故事”,并认真阅读。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建立数感,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习惯。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33、34页的内容。
内容分析: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情分析: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在“认数”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二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亿有多大”的相关教学资料,找了许多教案作参考,进一步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介绍后谈话引入
2、 教师指出:我们突发奇想,如果要把一亿枚硬币摞起来变成一根棍子,然后攀着它爬到天上去,你能登爬到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吗?你 认为可能吗?
3、 引发争议
4、 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通过谈话引入,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二、自主探究,培养数感
1、猜一猜。 师:大家眼睛闭着,在大脑里大胆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师生共同猜想)。 学生发挥想象,猜测能否登上世界最高峰? 意见出现分歧后,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2、操作验证。 第一步:确定方案 (1)确立研究的问题——1亿枚硬币摞起来有多高?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枚硬币摞起来有多高,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枚硬币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硬币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教师继续提问:那"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呢? 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量出100枚硬币的厚度或1000枚硬币的厚度。 教师追问:你们为什么不取125枚硬币、1028枚硬币呢? 教师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2)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枚硬币或1000枚硬币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第二步:进行实验 分别取100枚硬币或1000枚硬币的高度为基数,分A组和B组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