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11课标版《1.因数和倍数的认识》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2、引导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究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自然数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引导学生进一步培养对数和运算的学习兴趣,激发对自然数特点的探索愿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点明主题
1、脑筋急转弯:家中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可数来数去,却只有三个人,这是为什么?
2、引入探究:研究自然数(0除外)蕴含的某种关系。
二、循序渐进,自主探究
(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1、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可以怎样拼?用怎样的乘法算式表示?(反馈课前小探究)
引导说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用什么乘法式子表示?
课件出示拼成的长方形,特别强调:每排摆3个,摆了4排与每排4个,摆个3排,属于同一种拼法,所以用同样的乘法算式表示,即3×4=12。
2、出示12个同样的正方形拼出的三种长方形及算式。
3、揭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并揭题。
以3×4=12为例,指出3和4都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揭题并板书。
4、引导说出2×6=12、1×12=12含有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规范学生的说法,并适时强调:倍数和因数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但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对于1×12=12中包含的12既是12的因数,12又是12的倍数这一关系,给予成分的肯定,为后面的新知探究奠基。
适时练习
从下面的算式中,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吗?
(8×9=72 (26÷2=13
由乘法算式引申至除法算式,总结:在这样的乘法和除法算式中,都存在因数和倍数关系,但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6、小提示
为了方便,我们在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一般是指不为0的自然数。
(二)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方法
1、练习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