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六年级下册(2014年12月第1版)《2、正比例图像》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图像的制作过程以及正比例图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图像根据其中一种量的值估计另一种量的值,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判断下面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2.师:我们以前学过折线统计图,谁来说一说在方格纸上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步骤。
(列表、描点、连线)
二、交流共享
教学例2
1.出示例1的表格和已标出纵轴、横轴以及相关信息的方格图。
2.师先示范描点(一两个),生按照要求描出表中的其他点。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的排布规律,用直线连接。
4.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点表示1小时行80千米,B点表示5小时行400千米,其他点呢?
(2)图中所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吗?
(3)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5.对刚才的第(3)个小问题进行指导。(师边演示边讲解)
(1)先在纵轴上找到表示2.5小时的点,并从这点起作纵轴的平行线,与已知图像相交与疑点。
(2)再从交点起作横轴的平行线,与纵轴相交得到一点。
(3)最后依据与纵轴的交点进行估计。
(4)行驶440千米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