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数学教材同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4、常见的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4、常见的量》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常见的量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也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还会结合量有关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对个别的单位的实际意义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单位之间的换算出现差错。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

教学目标:

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2.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日记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接下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对小学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顾计量单位中常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作相应的引导补充,即本节课的重点。 要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练习题中,通过修改“小马虎”的日记、填写单位、单位换算、判断闰年和平年及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们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通过拓展和问题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数学世界,以完成一份以“常见的量”为主题的手抄报为作业,结束全课,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教学设想:

课初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而又“笑话百出”的日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常见的量的重要性,课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 气氛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计量单位,引起学生对以往所学计量单位的主动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以往复习方法进行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谈谈自认为复习“常见的量”应复习到哪些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整理知识。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不同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最终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全新关系图、表。让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设计的图表进行补充修正,提高学生的评价意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太清楚的“闰年”的来历等建议学生查找相关网站,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技能。采用描述、比划、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突破难点。针对新课标提出的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练习中我力求将数学问题生活化,选择一些典型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了机械枯燥的训练。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畅谈复习整理方法以及自己的设想,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在自我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将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制作成图、表,在组内互相描述、比划、举例说明每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然后就梳理结果在全班评议和辨析。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单纯的师生交流为师生、生生间多项的交流互动,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建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理解则更加丰富全面。

在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学生面对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拓宽了数学视野,学生领略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获得知识完善技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性。在练习的运用中深深的感受到数学的严密性、科学性、实用性。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整理小学阶段学过常见的量,搜集生活还碰到哪些量?

一、日记引趣,导入复习。

1.谈话:同学们平时写日记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同学写的关于“量”的数学日记。

请看大屏幕。(指名读一读)

今天是2017年2月29日。早晨6: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升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

2.交流。你们笑什么?谁来说一说?(指名发言谈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你觉得这位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对有关量的知识一知半解。)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