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11课标版《14、正比例和反比例(2)》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点:通过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正比例和反比例。
二、交流共享
(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
1、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我们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小组讨论后,交流
2、教师小结
3、举出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量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例如:青菜的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因为,第一,数量和总价这两种量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一种量总价随着另一种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这两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都是单价。单价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三、巩固练习
1、
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理由。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每包书中册数相同,包数和总册数。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3)全班的学生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4)山核桃出子率一定,籽与蒲的重量。
(5)房间地面面积一定,房间里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6)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7)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8)圆的面积与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