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11课标版《2、比例的意义》优质课教案下载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反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的量,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对整个推导过程比较熟悉,掌握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按教学正比例的思路来观察比较、推理归纳出反比例关系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学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2、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正比例关系,预习本节内容。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会学数学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下面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学习方法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
2、导入: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这些相关联的量之间有的是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成其他形式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二、分析事例,合作探究。
(一)出示自编例题一。(投影片)
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知道以元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吗?老师有100元钱,要分别换成这些不同币种的人民币,分别可以换多少张?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板书:
币种
1
2
5
10
2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