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11课标版《3、比例的基本性质》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并会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体会探究新知识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使学生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探索与发现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形结合和归纳推理,进一步培养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感受碳素数学规律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梳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比与比例之间的联系
课前完成预习单。
交流。
你们都写出了哪些比例?究竟对不对呢?分别是谁和谁的比。
我们是怎样来判断是否组成比例的?
这里有两个比,它们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比中的两个数分别叫比的前项和后项)。而比例中有四个数,这个名称有没有变化呢?
二、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学生猜测。打开书,自学书中第38页对比例各部分名称的描述。再和同桌说一说,你预习单上所写的比例,它的外项和内项各是什么?
如果把比例中的两个比改写成分数形式,你还能说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各是多少吗?(相机板书)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不过它的两个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些数?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还有不同答案吗?
正确吗?你怎样判断的?(相机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