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四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1版)《重叠问题》教案优质课下载
为此,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结合真实的、具体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并未直接教学,而是采用主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摆一摆学具,在操作活动中,学生人人动手,个个献计献策,思维的火花在不断地碰撞。
【教学背景分析】
“重叠问题”是北京版四年级上册“百花园”中的第十部分内容。学习《重叠问题》目的是向学生介绍“集合”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韦恩图。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能从有关信息中提出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韦恩图是重叠问题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因此,本节课力求向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生活中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感知“韦恩图”的形成,并能利用韦恩图来呈现“集合”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己交流合作中建构知识,符合新课程理念。
【学生情况】
在这以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分类”“找规律”、“简单的排列问题”。其中,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重叠问题”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那么,就有必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自己建构集合知识,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亲历韦恩图的产生,借助直观表象理解韦恩图中重复部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建立起韦恩图的清晰表象,从而真正建构并内化“重叠问题”的解决模式。本节课的目标显然是要引导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重难点的确立在于:先让学生先经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然后对集合图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学法指导:解答重叠问题,必须从条件入手认真分析,有时可以根据条件画一
画图来帮助我们思考,找出哪些是重复的,重复了几次?明确求的是哪一部分,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1.掌握重叠问题的本质2.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掌握重叠问题的本质2.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重叠
1.方法:以韦恩图为主轴2.落点: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叠。
1.方法:以韦恩图为主轴2.落点: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叠。
1.回顾展示
2.导入新课
1.回顾展示
2.导入新课
1独立思考,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
2.尝试创造新的摘录方法
1独立思考,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