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四年级上册(2014年6月第1版)《加法运交换律》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加法算式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探究加法运算律,并概括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得出等式。
出示例1的情境图(只出示跳绳的学生),提问:跳绳的有多少人?
引导: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出:28+17和17+28都表示跳绳的人数,所以28+17=17+28。
2.研究等式,构建模型。
提出要求:说说这个等式的特点。
再次要求:再写出一些这样的等式。
启发:如果不计算,能确定这些等式一定成立吗?为什么?
引导:能写出所有的具有这样特点的等式吗?怎么办?
3.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指出:这个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说明: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如,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根据加法交换律,验算结果应该和计算结果相等。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1.创设情境,得出等式。
出示例1的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又来了一些踢毽子的学生,现在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提出要求: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交流:说说解题思路及列式依据。
指出:(28+17)+23和28+(17+23)都表示操场上的总人数,所以(28+17)+23=28+(17+23)。
2.研究等式,构建模型。
提出要求:说说这个等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