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粤教2003课标版《表达交流活动》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诗歌教学当然要从阅读做起,每个学生的童年也或多或少地背过不少诗篇——然而正是这“或多或少”,就使得不同的学生随着学级的提升产生了越来愈大的差距。诗歌积累多,且在阅读与生活中经受过诗意和审美训练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诗歌的内在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诗歌;而阅读量不足的学生,却会因为不断生成的挫败感对诗歌心生厌倦,甚至于反而压抑了自己内心天然的诗意。前者会在我们的诗歌课堂的各种改革中如鱼得水;但后者却只能在课室里如坐针毡,似乎被艺术的缪斯女神很偏心地抛弃了。
而即使是那些“如鱼得水”的学生,当他们面对的诗歌不仅是“书籍中的诗歌”“教材上的诗歌”,更是“试卷上的诗歌”“高考中的诗歌”时,他们对诗歌的印象同样会产生分裂。“自己的理解”、“老师的解读”和“出题人的想法”相互冲突,就会让学生头脑中的诗歌出现多重形象:一边是生活中的活泼的感悟,一边是试卷上冰冷的答案,两者似乎是两个维度。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下形成的功利心态的冲击,很多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就逐渐背离了“志之所之”的人类精神的成果,而不断把诗歌当做一个在考试中不得不去应对的“敌人”。于是,诗歌的学习乃至教学就陷入了“诗人背景——诗歌句义——题目套路——答题技巧”的循环。
对于教师而言,在日常阅读指导中,我们可能会带领学生交流对于某部文艺作品的不同感受;但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我们却也总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根据答案或参考书来解读诗歌的泥潭。阅读和应试分歧,生活和课堂分歧的结果是,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诗歌”是某种高高在上的东西,是别人写出来供人瞻仰的东西,是“他者”,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
每个老师都不愿意这种情况发生,但它却自始至终一直发生在我们的每一届学生和每一位老师心中。所以,让学生,特别是本身阅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从心中祛除对诗歌的这种“殿堂之上”的印象,无论对应对考试,还是传承诗意的文化传统都是非常必要的。而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应该就是“创作”。只要揭开了缪斯女神的面纱,学生面对诗歌时的畏葸之态自然就会减弱。
由此,我们设计了具体的诗歌创作教学活动,并付诸实践。
二、阿波罗的竖琴
——诗歌创作的“道”与“术”
要让学生亲身实践写诗,首先要打破学生心中普遍认为的“诗是很难的东西”的观念,要让学生理解,诗歌本身是人的情致的自然流露,任何人都可以写诗,只是有些人写得很精彩,才得以流传,但并不代表没有流传的诗就没有诗的价值,每一首诗对于作者来说都是内心情志的文字化,用难以尽意的语言尽可能的接近情感的真实,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可以举赵丽华的“梨花体”诗歌为例,让学生体会即使是看起来很没有诗意的时间,也可以产生诗意的美。
我们的教学活动针对的学生群体是高二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已经开始脱离懵懂,有了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可以用相对略有理解难度的术语来进行讲解,并辅以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有更加透彻的领会。
我们将创作的基本原理浓缩为“三义、三最、三化”。
“三义”是指:
第一要义:“超越”与“无用之用”。亦即诗歌创作要超越功利,超越世俗的眼光,用更高一层的审美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感悟义理,这样就不会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微妙的变化与细节奥妙。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第二要义:“真诚的体验”。同样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内容进行解说: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 坎坷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恶其游也。
由此可让学生明白,诗歌创作不是无病呻吟,不是“为作新词强说愁”,而是在自己真实的体验之下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无论这情感本身是否雅致,只要真诚,就可以成为触动人心的诗。
第三要义:天人合一。如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以此告诉学生在观察外物是,要将外物与自己内心交融,就能让“物皆著我之色彩”。进而也更能对诗歌鉴赏中很常见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产生更加切身的理解,使这一术语在学生心中不再仅仅是看不出手法时拿来凑数的“套路”。
“三最”是指“最简练的语言,最无限的可能性,最无限的联系”,“三化”是指“将情感具象化,将物象独特化,将独特境界化”。前三者意在强调诗歌语言的简洁与含义的深刻,因为活动的目标是创作古典诗词,对语言的简洁以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深意有相应的要求。而后三者是由“道”过渡到“术”的内容,是作为指导学生创作的基本纲领而提出的,即使学生无法完全理解“三义”与“三最”,也可以根据“三化”教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被泽于某个具体物象之上,即可生成“意象”;进而让这意象与写诗的当时当地的“现场”相融合,使得哪怕是常见的意象也可以带有作者自身的想法;最后再将这产生独特性的意象拓展开来,与更多的意象相连接,其中的情感也由单一的情感生发尽可能多的联想,就可以初步生成意境,这样的诗歌,即使细节上不够成熟,在体式与气场上也已经初具规模了。
最后,我们以这样一段话结束“道”的讲解:
动物也许会动脑,但只有人类会用心。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诗意也是,要用灵魂去感受。伟大的诗歌都是从个人体验触及普遍人性,懂你自己,就懂了诗人,也懂了诗。而懂自己,不是看你经历过什么,而是各种经历塑造出的你有可能还会经历什么。
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进入对具体操作的“术”的讲解。
由于学生对于诗歌创作还相当陌生,即使已经有了兴趣,可能也对写诗感觉如陷五里雾中,不知如何下手。而如果完全按照古诗词的格律来要求学生,也会在诸如音韵等方面让学生望而却步。因此我们对诗歌的写作要求做了相应简化(特别是对律诗和词牌的平仄要求全面放宽,只保留对韵脚的平仄要求),对诗词创作基本步骤进行如下的指导:
1.定情。意在笔先,情在意先。先定下情感,再考虑格律,才能让诗歌情真意切,而不是为格律而生造词。
2.选格。
(1)基本常识。
①平仄: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其中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