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粤教版必修215 赤壁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2《15赤壁赋》教案优质课下载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文中主客情感变化的过程。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趣与理趣。

教学方法:

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诗人,大家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对,他就是苏轼。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体会一下当年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情。

二、情感思路

朗诵课文,从中在勾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明确:第二段第一行的“于是饮酒乐甚”,其中的“乐”字。第三段第一行的“苏子愀然”的“愀”字,表示容色改变,也是情绪变化的标志。第三段最后的“托遗响于悲风”,其中的“悲”字。最后一段的“客喜而笑”的“喜”“笑”,表示高兴。

本文情感思路:乐--悲--乐。作者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乐?为什么喜?又为什么转悲为喜了呢?需小组讨论作答。

三、赏“乐”之景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指出我们人生当中有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赤壁泛舟,四美俱全。请找出这四美的句子。

明确: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乐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赏心: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之下的这幅月色之图,非常的美丽,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番美景描绘出来。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这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的良辰美景中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解“悲”之情

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接着解决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悲呢?他们又在悲叹什么?结合文章具体语句。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1.江上风景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于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是“吾与子”与“一世之雄”处境的对比,此一悲也,悲叹自身处境。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人之渺小;事业无成,功业未就。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

明确:一悲自身处境。(“吾与子”与“一世之雄”处境的对比)二悲人生短暂。三悲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教材